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Logic Pro」標籤的文章

Logic Pro支援的Audio Format

有一個朋友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當他把一個.wav檔案拉進Logic Pro的時候出現了錯誤訊息: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轉檔,轉成別種格式的wave檔。其實.wav只是一個通用的附檔名,每一種以.wav為附檔名的Audio File,其取樣內容可能都有不同。下圖是我從維基百科截出來的,每一種取樣格式其附檔名都是.wav 換句話說,這個表列出的每一種格式,都叫wave檔。除非,你透過 Audio Finder 之類的軟體,看到這個Audio File的Metadata,不然,你不會知道你的Audio File到底是什麼取樣格式。 當我把朋友的Wave檔,放進Audio Finder之後,看到Metadata,知道原來這是一個64 bit 44.1Khz取樣的Wave檔,但可惜的是,Logic Pro並不支援以這種取樣格式製作的Wave檔: 上圖是我從Logic Pro的說明書上節錄下來的,裡頭標出Logic Pro支援的取樣格式。Logic Pro最高支援到24 Bits,而我朋友的Audio格式是64 Bits,因此無法匯入Logic Pro。 然而,Logic Pro並沒有提供獨立的Audio轉檔軟體,所以我們還是得借助Audio Finder來降Bits,以便將檔案置入Logic Pro進行編輯。 下次遇到類似狀況,可以試著找出檔案的Metadata,看看是否跟我遇到的問題一樣。

關於Q-Couple

Logic Pro X Channel EQ裡有個預設是打開的按鈕,叫Q-Couple,他只對鐘波型有作用 Q-Couple 什麼是鐘形波,圈起來的三個就叫鐘形波 鐘形波 當Q-Couple開啟,拉動鐘形波的Gain值,Q值會跟著連動 箭頭所指為Q值範圍,Q-Couple狀態下,會跟Gain值連動 為什麼Q值需要跟著Gain連動?是為了保持鐘形的波型。做個小實驗,請把Q值跟Gain值同時拉到最小,在Q-Couple開啟的狀態下,發現鐘形波依然保持著鐘形,換句話說,其對聲波的影響,也維持著鐘形波越靠近兩端,影響便越弱的特性。 將Gain值、Q值同時拉到最小 如果關閉Q-Couple,重新拉動Q值與Gain值,會發現原來的鐘形成為船型。以聽覺來說,這跟所有頻率一起放大沒什麼分別,而原來鐘形波的特性,也蕩然無存。 關閉Q-Couple 這就是Q-Couple的功能,也是為什麼Logic Pro X EQ將他預設打開的原因。 調整Q-Couple的強度 在EQ的額外功能選單中,妳可以設定Q-Couple的強度,至於哪一種強度代表什麼,請大家養成一下習慣,自己翻翻說明書。 當你使用Logic Pro X的時候,有兩點可能需要特別注意: 那些Logic Pro預設為開啟的功能,請你務必弄懂他,通常他是重要的 那些Logic Pro預設在快速鍵裡的功能,請務必弄懂他,因為,他通常也是重要的 Q-Couple只有在Q值較大的時候,影響才較為明顯,這個按鈕可以讓你等比放大訊號(Q-Couple關閉);或只突出某個頻率(Q-Couple開啟) 以上,請服用

Jony Ive:賺錢不是我們的目標、是“結果”

這是一篇對Johnathan Ive的訪談 。熟悉蘋果的人都知道Jonathan Ive這位蘋果的資深設計副總裁。 MAC令人深深著迷的外觀,絕大部分是經過他點頭,才得以上市的。這位掌管著全世界最賺錢設計部門的舵手,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賺錢不是我們的目標、是“結果” 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會用"特例"、"因為他是蘋果"等等字眼來解讀這段訪談,但我覺得,他說的,其實是個很淺顯的道理,只是大部分人並不願意冒險罷了。 讓我分享一下我的小故事: 2005年,我買了一套Logic Pro 7,2006年我寫了一本Logic Pro 7的使用手冊。在那個年代,如果我做過市調,如果我的目標是賺錢,那我該去寫Pro Tools,因為那是當時最多人用的編曲軟體。或許,我更該告訴你,那時候我的工作室剛剛倒閉,負債80萬。 但是,很抱歉,我很賭爛Pro Tools,你他媽再缺錢,還是改變不了這軟體超難用的事實,而Logic Pro這麼屌,我一定要把它介紹出來。抱持著這種想法寫作的Logic Pro 7,首刷1000本,在台灣賣出930餘本,大陸首刷3000本,在北京上海兩地推出後,銷售逾八成。 2010年,我再寫了Logic Pro 9的使用手冊,台灣首刷3000本,二刷500本,2012年初,共3500本銷售一空,三刷目前已開版加印;大陸首刷6000本,目前正在洽談二刷數量。 或許,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數字,但我想或許可以讓你知道,一本電腦軟體類的書籍,包含photoshop、Word等熱門軟體,銷售能達到1500本,便能算得上是出版社眼中的大戶,而咱們這種冷門人玩的冷門軟體,能有這樣的成績,我想,我應該可以附和一下蘋果首席設計師:「賺錢不是我寫Logic Pro的目的,他是結果」。 不要告訴別人,那些他們已經知道的事,而是要告訴別人,那些他們渴望知道的事。去研究大家懶得用心的事物,去專注那些沒人想花時間的細節,才能提供別人有價值的幫助,有價值的幫助累積起來,賺錢,便會是結果。

還沒有iPad嗎?可以買了

早上收到一封Waves寄來的mail,介紹他們在iPad上推出的新DJ軟體 老實說,我對軟體本身沒什麼興趣,但我想,大家應該要開始正視iPad這個平台,因為廠商開始了解,把軟體放在iPad上賣,比較不會有盜版,比較能賺到錢。長久以來大家沒有停止懷疑過iPad製作音樂的可能,這就像15年前,從盤帶到Pro Tools,大家對電腦能不能製作音樂發出質疑一樣。然事實證明,只要投入的廠商夠多,質疑就會變成可以。 大家可以算算已經有多少大廠投入iOS。 在我來看,他離可以已經越來越近,現在只差一個合適的整合軟體,或整合方式(我不想說缺一個DAW,因為我覺得在iOS上的音樂產出方式,將與電腦不同),來串連每個看似玩具的app,成為音樂製作的一份子。就像apple開發出UA,我想阿婆應該或許會推出一種統一格式,來規範音樂製作app的規格,讓所有音色app可以被同時使用來製作一首歌曲。屆時,iPad就「可以」了 不曉得為什麼,Pro Tools、Cubase或甚至Garageband以外的DAW都沒有開發iOS版本,或許是這個平台還沒有成長到那麼樂觀的地步吧?但不可忽略的事實是:當Waves發現賣出$149元的Plug-in,其累積盈收的速度,遠遠比不上一個賣$15的app時,你想他未來的走向會是什麼?特別當他背後還有一狗票Plug-in可以移植到iOS的時候。 而最有希望主宰iOS的DAW是哪一套,iOS現在是蘋果的遊樂園,Garage band儲存的檔案可以拿到Logic Pro打開,你覺得會是哪一套? 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接觸過Logic Pro,我想,是可以玩一下了

Logic Pro 9.1.7版更新釋出

這一版更新的最大目的,是讓iPad的Garagband檔案可以在Logic Pro裡開啓。在這個眾人引頸期盼Logic Pro X的當下釋出更新,我想有兩個意義: 1.還在等Logic Pro X的信眾啊,你們繼續等吧~ 2.Logic Pro 9玩音樂在誠品還有得買,請把握青春歲月趕快買回家研究,因為Logic Pro X還在他家裡蹲 至於iPad...目前我看還不出來他有成為編曲主流平台的條件,但確有十足條件一統市場上的所有DAW控制器。因為不管再好的控制器,Fader拉久了會還是壞,特別是有馬達的Fader,而iPad沒有這樣的問題,再者,硬體控制器做得再好,縱使高貴如SSL Nuclus,也不能完全滿足所有DAW的控制需求,總會因為界面設計不良(比如LCD太小等等問題),以及更新不易的缺失,使再好的硬體控制器,都有其先天上的限制。特別是在軟體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哪天Logic Pro突然爽一下在某一版更新裡幫Compressor新增一個參數,那硬體要跟著對應就得搞很久。不過iPad確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控制器對他來說不過是個App,這個不好用可以換那個,了不起15塊美金,就能在iPad上換一個新的控制器。至於比更新...這年頭有誰快得過App嗎。所以目前iPad不會成為編曲的主流,但會漸漸在音樂生產過程中展露頭角。 So,找到敗家的理由了嗎?更新之餘,開始存錢吧~ 詳細更新內容請按這裡

你想上什麼樣的Logic Pro課程?

最近常常思考著,我的Logic Pro課程,能給真正喜愛音樂製作的朋友多少幫助? 那千篇一律的課程大綱,能否滿足不同領域的每個音樂人的不同需求?我預設的課程大綱,當然會符合某些音樂人的需求,但我想,那有很大的成份來自於巧合,以及編曲流程中一些不變的手段與通則。 音樂的領域有DJ、有古典、有當代、有流行,每個領域的專家所需要的Logic Pro都不一樣,所以我應該有10個版本的Logic Pro課程大綱才對。 或許,這樣的企圖是自大了些,不過如果你正好對Logic Pro有興趣,煩請你寫封信條列一份「你希望Logic Pro能幫你做什麼」的清單給Randy,我希望課程能提供實際的幫助,至少,要能讓來上課的人,得到他想得到的。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要的,所以需要老師;亦或許有另一些人覺得自己的程度還不到可以來上課水準,所以保持沉默。不論是哪一種,麻煩你寫信告訴我:「你希望Logic Pro幫你做什麼」。 如果我正好知道,那你賺到;如果我不知道,那我會去研究。 課程可以是紙上談兵,但若能談到骨子裡,還是很有用的

Logic Pro更新9.1.3

最近的9.1.2語9.1.3兩次改版,焦點大多集中在對64Bit版本、硬體控制器以及第三方Plug-in的修正 ,換句話說,Logic Pro本身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成熟的地步了。 從Logic Pro 8到今天,不過三年左右的光景,Apple便能將Logic Pro完成到這種地步,其效率與能力,著實是很嚇人的。 然而這並不代表Logic Pro毫無缺點。 因為Logic Pro在實際使用上,包括快速鍵的邏輯與一些編輯面的順手度,仍不及Pro Tools來得方便。 或許是Apple對「方便」與「順手」的認定與我不同的緣故吧,這些小東西的修改,我會覺得遠比64Bit或支援Controller來得更加重要,除非,Apple認為現在的Logic已經夠順手,夠方便。這個問題當然是見仁見智的,就像照片中,我兒子正在發射鹹蛋超人的十字光波,直接把手舉成十字便能發射當然比較方便,但先有個起手式再劃十字發射,也確實比較能防呆,而Logic Pro使用邏輯,很明顯的是後者。 所以未來Logic Pro會不會改善其直覺性,變得與Pro Tools看齊?我想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因為Apple或許根本不認為那是問題。 所以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既然得擺完起手式才能發射十字光波,那我們就跑離怪獸遠一點吧~

Pro Tools VS Logic Pro

Pro Tools V.S. Logic Pro的PK問題,我想或多或少都曾引起音樂愛號者好奇心。 這次讀者nopoint520(下次寫mail來請記得署名...=.=)來信問到他實際發生的情形,我便將回答公布於部落格上,他的問題很好,我想這也應該是其他許多人的問題。 Randy老師您好 最近買了您的書 利用下班時間研究並練習 真的感覺您非常的用心 也受益良多 不過有個問題 應該說是決擇困擾著我 期望您能夠撥空指點一點迷津 1.您在部落格有提到 pro tools與Logic 各有所長 可截長補短 請問Randy老是您自己製作音樂時 會同時利用兩套軟體嗎?或是可否稍為具體說明兩套軟體各自比較適用於哪些製作的步驟 例如 也許誰適合mastering之類的。 2. 由於我自己尚未購買錄音介面 原本是想購買mbox2用pro tools 但在拜讀您的著作後,深深被Logic的魅力所吸引 以致於我後來便不想購買mbox2,轉而想購買其他價格相近的錄音介面,但是友人卻一在推崇pro tools,況且mbox2也可適用於Logic 請問您是否會建議我購買mbox2,等於擁有兩套軟體 並且也擁有錄音介面 或是直接購買錄音介面 (因為我是想說 同價格但不付軟體 品質應該會比mbox2略高吧? 3.友人推崇pro tools的理由還有一項 是因為我本身從事動畫師的工作 未來有想自己製作動畫片 並且錄製佩樂對白等 友人認為,倘若我使用pro tools 會與大部分的錄音室 工作室的檔案一致,若需要再請錄音室做後制處理 會比較容易做檔案上的交流。 請問關於這點 老師認為如何呢? 在回答他的問題之前,請大家先花點時間看看我寫過的一篇: Pro Tools V.S. Logic Pro 的文章,先對這兩個軟體的發展與背景,有個基本的概念。 如果你已經看完,接下來便是我對以上三個問題的回應: 1. 我將問題一拆成兩個部分回答: (1)可否 稍為具體說明兩套軟體各自比較適用於哪些製作的步驟: 我想,縱使知道哪個軟體比較適合哪些製作步驟,也應該不會在工作的時候,把一首歌在兩個軟體間import來import去。我覺得比較省時且正確的方法,是將一套軟體研究透徹。畢竟編曲軟體大同小異,一套徹底通了,換了其他軟體,摸索一下也能作業。我想熟悉了一套以後,你現在的問題便不會是問題了。 重點不再比較優劣,而是...

Apple Logic Pro 9 玩音樂,上市!

歷時3年,Logic Pro 9的中文使用手冊,終於在今天順利出版問世,台灣的朋友已經可以在 博客來網路書店 購得。 Randy誠惶誠恐的看待這本進階版的Logic pro 使用手冊,希望我拙劣的文字,能傳達自己心意於萬一。 這或許不能算是本書,他更像一本Randy的實務筆記;他不是教材,而是我把自己的經驗,拿出來與各位分享的平台。 希望這本書,能讓我認識更多同為音樂愛好者的朋友;學到更多在音樂上我尚未理解的知識,感謝。 Randy

Logic Pro 紅綠燈

從今天起,我的音樂網誌正式更名為Logic Pro 紅綠燈。 如果你對為什麼會改名有那麼一點點好奇,請看看新書封面上的 玩音樂 三個字,相信會恍然大悟。 感謝出版社美編,讓我發現原來我的部落格底圖,是從交通號誌抄來的...

Logic Pro 9中文使用手冊書序

從Logic Pro 7到Logic Pro 9,Logic Pro創造了許多第一。 Logic Pro 7開啟了一個DAW等於編曲軟體+軟體音源+效果器的革命。此革命代表著我們不用再多花一毛錢,便能擁有一切製作音樂所需的工具。其影響之鉅,不僅Pro Tools、Cubase,甚至Digital Performer等主流編曲軟體,皆紛起效尤。於是在Logic   Pro 7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一個編曲軟體All   in One的時代。 之後,隨著Logic Pro 8的到來,編曲軟體史上,發生了第一次將使用者介面,砍掉重練的事件。這個大膽的舉動,不僅讓我們看見一套嶄新、親民的Logic Pro;更令人興奮的是,Apple甚至將40GB的Audio、MIDI Loops資料庫,與Logic Pro 8整合在一起。這個整合,就像湊齊Logic Pro的一塊拼圖,讓Logic Pro 朝著全方位軟體的方向邁進。 可惜全新整合的Logic Pro 8,雖然發揮了預期的效果,卻也存在著不少整合初期,所必然產生的Bug。於是我亦擱置了對Logic   Pro 8的寫作計畫。然暇不掩瑜,在Logic   Pro 8的帶領下,市場上的編曲軟體,由Logic Pro 7的All   in One,漸漸朝著編輯、音源、效果器與Loops資料庫合而為一的「全方位」趨勢轉彎。 到了Logic Pro 9問世那天,我興奮的將它安裝起來,第一次,我看見一套成熟、穩定,兼具效率與功能的全方位軟體,躍然眼前。從Flex Mode、Swipe Comp、Transform、Delay Designer等強化功能中,我感受到Logic Pro 9在「全方位」趨勢上,展現的高度穩定性,與強大企圖心。 於是,本書因應而起。於是,那個三年前一股腦兒將青春與熱情,投注在這冷門軟體上的傻子,再次拿起了筆,他希望能告訴更多音樂愛好者:其實,你還有另一個選擇;其實,音樂製作,只要一套Logic Pro 9,錢真的不用花太多。 如果,你願以少許的投資,開始自己對音樂的夢想,我想Logic Pro 9會是一條很棒的道路。因為它很簡單,只要安裝完成,便能開始使用,所有發聲必須的軟體一應俱全,為我們省去一切設定上的麻煩。 而簡單,亦是我寫作此書的目的。書中我使用大量的譬喻與圖...

LOGIC PRO X

IMG_6495 原由 Major in Blue 上載 最近常跟朋友聊起Logic Pro 9的下一次改版,會有什麼改進的話題,其實所謂的朋友就是常常寫mail來跟我喇低賽的部落格網友...XD,當然也歡迎你成為其中一員。 對於Logic的將來,我想他就是長這樣了,下一次改版,介面跟主要功能應該不會有太大更動,但是應該會在三個方面改進: 1. Plug in細節強化:例如EQ加入每個波段的SOLO功能等,至於軟體音源,放心好了,不會有新的,但是使用者介面應該會改進。 2. Apple Loop強化:如果你知道Apple Loop的正確用法,應該不會需要更多的Apple Loop,因為目前的數量已經非常足夠了。然而,Audio File終究有其物理限制,這是不論Flex Mode再厲害都無法突破的鴻溝,所以我想下一版的Logic Pro應該會將幾個目前需要分成數個步驟的重要裁切功能,整合成一個簡單的按鈕,就像Logic Pro 8到Logic Pro 9的進化般,變得對使用者更加友善。 3. 發表使用iPad作為控制器的控制App:我想這大概是下一次改版,或Logic Pro 9更新的最大賣點。只要iPad能夠當控制器操縱Logic Pro,現在流通的一大票硬體控制器,應該會提早走入歷史,基本上我對這部份相當期待,因為他同時也是個敗家的好理由! 其實你很難看到一個DAW軟體,會像Logic Pro 7到Logic 8這般,整個介面砍掉重練,因為DAW原本便是小眾市場,貿然的改變UI,會讓原本的使用者非常的不習慣,但這個顧慮顯然並不在蘋果的考量範圍內,反正Logic的MIDI功能無人能出其右、Audio Engine的純淨程度目前也沒有第二套軟體跟得上,所以蘋果原本便站在較優勢的位置去進行改版。而事實上當蘋果改版完成後取消了硬體鎖限制,並壓低售價後,Logic Pro果然迅速的流行了起來。 因為對大部分使用者,特別是對電腦不熟悉的作曲家來說,Logic Pro真的很單純、很方便,Plug in、音源、Loop樣樣皆備,不用再安裝第三方的Plug in,經過一堆註冊、iLok等等繁瑣的防盜過程,就像我在 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 ,在品質與方便的天平兩邊,我會毫不考慮的選擇方便,而絕大部分的使用者,或者說像我這種沒什麼個性的使用者...XD,也不約而同的...

Logic Pro 9 Run on PPC G5

你沒看錯,G5在安裝了OS 10.5.7之後,順利的開啟了Logic Pro 9,按照 G5主人的說法 ,關鍵應該在OS X 10.5.7,或許安裝相同OS版本的G4,也能安裝Logic Pro 9。 不過這年頭電腦上能安裝什麼,從來就不是重點,能跑得順什麼,才是關鍵。G5的主人也提到,他希望G5至少能再撐一年,所以我覺得效能或許不會太樂觀。不過如果我是他,當然也希望能撐到i7版的Mac Pro出現。 如果你有PPC MAC,又那麼巧的剛好有OS 10.5.7,或許可以試試安裝Logic Pro 9,也許沒辦法工作,但爽度絕對百分百。

iPad Control Logic Pro 9

雖然還不是很成熟,必須以外掛第三方橋樑程式的方法,連接iPad與Logic Pro,但是沒有latency,敲擊的時候不會慢,已經是非常優秀的表現了。iPad用來當Logic Pro的控制器,應該已經是有長眼睛都看得出來的趨勢,也難怪Ephonix被Digi豬屎併購,Apple還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Logic Pro 9的下一波改版,或Logic Pro X的問世,應該官方的iPad控制支援會是觀察的重點之一。 這告訴我們兩個消息: 第一:還沒買硬體控制器的請等iPad 第二:已經買硬體控制器的,請趕快賣掉

Logic Pro 9中文使用手冊完成,出版倒數中..

草稿也亂美一把的嘛~~XD

Logic是學人精

Logic啊Logic,經過這麼多年,你不得不承認,能在軌道下面寫註解是重要且方便的功能吧。所以你扮起學人精,向Pro Tools抄襲了這個功能。我必須安慰你,你抄的真的很好!雖然你害羞的把它藏起來,不過還是被我找出來了,爽!

Logic Pro 9課程Q&A專欄17-12-2009更新:Q5

如果你對Logic Pro 9有任何問題,歡迎你留言到這個專欄發問。以下是我將幾個已經回答過的問題整理下來,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疑問,或許能在這裡找到一些共鳴: 來,跟著我一起進入Logic的世界吧... Q1:不懂樂理及任何樂器的初學者是否能夠上這個課程? A: 如果你想學的是「樂理與樂器彈奏」,那應該到音樂系旁聽;如果你想學是「數位音樂音效軟體應用」,那Randy可以幫你的忙。樂理與樂器彈奏,沒有個3-5年看不出效果,而音樂音效軟體的應用,則能在24小時內完全搞定。簡言之,你想學寫文章?還是想學WORD?這是內涵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如果學WORD沒有任何門檻,那學LOGIC也不會有,因為你學的是軟體,不是音樂。我可以保證你上完Logic Pro 9以後,會成為使用Apple Loop的高手,但也必須說聲抱歉,因為你不會因為上完我的課,就能譜出動人的旋律。 結論是,當然可以上啊!不就是軟體而已,WORD、LOGIC都一樣,會那個就會這個,很簡單啦。 了解她胸部為什麼這麼大的遺傳理由,跟欣賞她的大胸部,是兩件事...真大啊~~ Q2:Logic Pro怎麼跟BETACAM帶同步? A: 影像並不屬於我的領域,然而因為在電視台工作過一段時間,碰巧也因為AD而接觸過類似的問題,不過真的將觀念搞清楚,還是得感謝我在TVBS的朋友小魏以及武徵的專業諮詢,謝謝你們。 基本上,Sync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一台betacam,一套logic pro 你跑我跟著跑,其重點在於跑一段路之後是否還能肩並肩齊步走。這部份唯一的解決方案,是硬體同步器。有一台同步器,BetaCam跟Logic一起聽同步器的Time Code,便能確定音樂跟影像,跑到最後一秒還是能夠齊步走。目前所知, MOTU V4HD 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沒試用過,而這也不是我的領域,所以不再深入探討。 猴子帶同步的方式... Q3:我會Pro Tools,為什麼要學Logic?Logic好在哪裡? span style="font-weight:bold;">A: 這是一個內地同胞透過MSN問我的問題,內容大約如下: 阿陸人:俺會Pro Tools,為什麼還得學Logic?Logic有啥特牛的功能? 我:這問題牽涉頗大,但是簡單說,Logic的最大特點應該是進化,把許多既有功能改得更方便,更強...

For Pro Tools User

如果你是Pro Tools用戶,也想試著玩玩Logic,以下有一個方便的快速鍵設定可以供你參考: 用Option+K叫出快速鍵設定視窗,在左上角的Option中選擇Preset,Preset裡會有一個「U.S. Pro Tools Compatible」的快速鍵套用值,套用以後,你在Pro Tools上習慣的快速鍵,便會被套用到logic Pro上;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知道pro Tools的某個功能放在Logic Pro的哪裡,只要套用此設定值,按下相同的快速鍵後,同樣的功能便會出現在Logic Pro上,供你使用。 如果你想知道Pro Tools的某個功能,在Logic裡面叫什麼名字的話,直接在快速鍵視窗按下快速鍵,功能名稱便會顯示在快速鍵視窗中,比如圖中我按下蘋果+E,便知道這組快速鍵功能是「Split Region/Event by Playhead Position」。 按下Learn Key Label或Learn Key Position,接著按下你的快速鍵,便能自己修改快速鍵。 為什麼套用了設定值還得手動修改快速鍵?我想原因有二: 第一:Logic Pro畢竟是死硬派,他還是有自己的個性,與自己想傳達給User的,他認為會讓工作更有效率的快速鍵邏輯; 第二:Logic將許多Pro tools的既有功能更加細分,所以Logic Pro的快速鍵沒辦法像Pro Tools那麼單純;比如一個Record,Logic Pro裡頭就細分成好幾種,而一個單純的Record功能,便被細分到這些項目裡頭,所以兩套DAW的快速鍵可以類似,但絕對無法雷同: 選擇Learn by Label 或 Learn by key Position,再從鍵盤上按下你要的快速鍵,快速鍵視窗就會記錄下你的設定,如果你設定的快速鍵已被使用,Logic便會跳出警告視窗,問你要取代原有功能,還是使用別的快速鍵組合。 一切就是這麼簡單,所以Pro tools User們,不用再害怕了,投入Logic pro的懷抱吧! BTW,請在蘋果官方討論區跟Logicprohelp.com上搜尋一下,我記得好像已經有好心人士,將Pro Tools的快速鍵,完全修改為相容於Logic Pro,並放上來分享。 So Good Luck~

Logic Pro 9的Real Time Flex功能

第一次用雪豹的錄製桌面功能,希望我沒有示範的太糟糕...,電腦用的是一台三年前的Intel Duo Mac Mini,Ram 2GB,Logic Pro的效能之好應該是不用擔心了,至少我玩的蠻開心的....XD P.S.影片的聲音有點破,是因為夜深了,我剛拿到MAC MINI很爽,所以用內建音效卡迴錄一段慶祝一下,既然是迴錄,那就代表了兩件事: 第一、用DUET,聲音不會長這樣 第二、MINI的兩個Audio孔,被我用一條線接起來,所以錄影過程中,我什麼鬼都聽不到.... 總之,見諒啊,我只是想爽一下,不要太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