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雜談

其實很多時候,很想多寫些東西出來分享,但腦袋總是空空的,之所以腦袋空空,不是因為寫不出來,而是越來越多現象,自己都覺得好像經歷一下也不是什麼壞事,沒什麼~ 沒什麼的感覺多了,想寫得自然就少了。 舉個例吧,一堆人一窩蜂地往唱片圈跑,FB上老是在更新音樂動態,其實連聾啞人士都知道唱片已是夕陽產業。就像現在叫你去辦報紙,你要嗎? 產業總有起落,影響起落的關鍵是供需。換句話說,你想靠聲音吃飯,但你最想要的唱片已經沒飯給你吃了,你必須想的是哪裡還能蹭上一口?而不是拼命想蹭這口。 這世界不會因為沒了唱片就不需要聲音工作者 發了片,世界不會有什麼改變,曾經的唱片經驗告訴我,發過片,但面對面你卻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人,遠比我們想像的多,更何況,這是個自己就能發片的時代。 自己發,90%的機率,一張片,就是爽一下,當個紀念,而且這個紀念,三年後你就不太敢拿出來,因為光丟臉都能丟死你。 所以我建議,有志出片的音樂同好朋友,請盡快在30歲前完成這件事,因為過幾年,當這張片子不小心被翻出來的時候,你還能嘴說那是年輕不懂事。 以前呢,我會很認真的寫一堆文字舉一堆例子,勸大家不要浪費時間;現在,我也想出一張。至少三年後,還有一笑的價值。這是一種浪漫,不用去想是不是靠它吃飯。 浪漫,從來不能當飯吃 接到一個外包案子,你需要搞一個禮拜,別人只要三天;而且報價或許還比你少五千,這不浪漫,它很現實。 會做唱片很了不起,但不是最了不起。各領域的聲音需求,都有各自的專業。遊戲、電影、電視、甚至是最簡單的工商簡介,都是不同的訓練;使用的手法、硬體,甚至Plug-in,都不相同。不是會用Logic,就什麼都會了。訓練不足,就算放下身段也吃不了一口飯。所以當你發現一個市場已經枯萎或者飽和,就不要硬往裡鑽了,趕快為另一個領域做準備吧。舞台一旦站滿了人,就算這它再怎麼大,你再怎麼出色,還是難免淹沒其中。 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無聊的工作 我現在的工作很無聊(好吧,可以編曲或許已經比很多人幸運了)。我知道工作上的無聊跟倦怠,來自我已經很能掌握我的工作,幾乎90%以上的挑戰都可以預期,所以便不再覺得他有趣。 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版:一個員工希望他薪水夠好,能學到東西,同時又有成就感,以便他之後可以往更好的環境跳,那你會不會覺得他把你當笨蛋?或者是他腦袋有洞? 以生產線來看,如果你這條生產線

生活的Tempo終於拉回來一點了

2016年八月,我告別了台北,回到期盼已久的台中與家人團聚。不用每週高鐵來回,不用再忍受租屋的低下品質,我欣然地回到中部。 然而接下來的一年,卻遠遠超乎我的預期和想像。到2017年的今天,我編了100多首歌。平均一週至少兩首歌的日子,我過了整整一年。這其中,還包含了數都數不清的音效。 這一年,我無法不停止寫作,更新部落格以及編曲以外的所有工作。 但是這一年,我對Loop的使用及掌握,對商業音樂的製作與需求;最珍貴的,是自己對「聲音」這項產出的心態調整與重新認識,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 過了新兵戰士般的一年,現在終於在心理與生理上都比較適應,步伐也慢慢趨緩下來了,我會找機會以系列文章的方式將這一年的體悟,慢慢地行之筆墨,跟大家分享。 但是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觀察,或許已經老掉牙,但對我來說卻是全新也是十分重要的感受,我希望能首先分享給大家: Macbook Pro比其他型號Mac更適合音樂工作 會這麼說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對筆電一直有著強烈的不信任感。我不是沒用過筆電工作,但筆電不會是我的主力,我的主力還是MacPro。但這一年工作型態的轉變,我在非常突然狀況下, 只有一台Macbook Pro可以用,於是不得已的,他成了我唯一的機器主力。開始使用之後,至今一共八個月。這期間遇到一次資源不足,CPU耗盡的狀況,但使用Vienna Ensemble Pro橋接PC,解決了這個問題;接著好幾次過熱,但我沒有把Macbook Pro只要一過熱CPU就會開始狂轉的警告機制關閉,只要機器過熱便我便設法為他降溫,我覺得這麼做才是保護機器的正確方法,關掉過熱保護機制,就像嫌吵所以把火災警鈴關掉一樣蠢。除此了這兩個狀況,在其他方面,我感受不出他跟其他型號Mac的任何差別。不僅如此,筆電還多了幾個意外的收穫,比如多了內建喇叭作為輸出參考;多了內建電池不怕突然斷電等等。後來我甚至會將客戶尚未回覆的音樂,輸出多軌放在電腦裡,當我外出而客戶突然想修改時,如果幅度不大或許我能馬上回復給對方。而Macbook Pro的使用,也讓我有了另一個心得: 音樂製作趨勢,Loop的比重會越來越重 這一年,由於量的關係,我使用kontakt的機會變少,但使用Melodyne的機率卻來越高。Kontakt還是很棒,但軟體Load音色的速度,實在太慢,特別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