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音樂製作」標籤的文章

如何在匯入MIDI檔時,保有或改變原 Project 的節奏、調性、拍速

這是一個在 Logic Pro 討論區的朋友Peano Liu所提出的問題,正好,我曾為這個問題傷過腦筋,也怕自己再忘記,所以將方法寫再部落格中,除了解答,也同時備忘。 Project定義視窗 Logic Pro會在開啟檔案的同時,定義Project的屬性,包含調號、調性與拍速,當然這些參數事後都能修改,但在一開始,我們便如此定義了一首歌。所以當你預覽Apple Loop的時候,他的拍速與調號,會以符合Project定義的方式播放。所以有時候,某些Apple Loop聽起來會怪怪的,好像聲音被過度拉扯的感覺,這是因為原始Apple Loop的調號速度,與Project相差太遠的緣故,所以Logic Pro才有一個可以改變調號預覽的功能。 改變預覽調號 延伸來看,新開的Project會要求我們定義其拍速、調性與調號,那使用Open Project開啟的Midi File呢?因為Midi File本身含拍速、調性與調號的資訊,所以這些資訊,便會成為這個Project的定義。因此,當你放入第二個含有不同拍速、調性、調號的Midi File時,以DAW的邏輯來說,一首歌不可能有兩種定義,所以Logic Pro便會改變後來置入的Midi File內容,讓其調性、速度與調號,符合Project的定義。因此,當Project開好了以後,不管你用任何方式輸入Midi File,都不會改變Projct的定義。 那如果我想用Midi File的定義,重新定義Projct怎麼辦? Import Global Track 也可以,只要Import別的Project的調性、調號、拍速定義即可。但由於一首歌只能有一個定義,因此使用此功能之後,原始的定義便會被覆蓋掉,請小心服用。(當然你也可以用分Set的方式同時保留原始定義與輸入的定義。) 把欲輸入的Midi File存成一個Project,假設此Project檔名為"A" 在目前工作的Project中使用Browser-->All Files,選取"A",按下右下角Import 如果想輸入Project的定義,請按下Global按鈕,預設是關閉的 按下後,含有資訊的Global Track便會出現在選單中 選取後按下Import,收工 以上便是輸入P...

Logic Pro支援的Audio Format

有一個朋友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當他把一個.wav檔案拉進Logic Pro的時候出現了錯誤訊息: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轉檔,轉成別種格式的wave檔。其實.wav只是一個通用的附檔名,每一種以.wav為附檔名的Audio File,其取樣內容可能都有不同。下圖是我從維基百科截出來的,每一種取樣格式其附檔名都是.wav 換句話說,這個表列出的每一種格式,都叫wave檔。除非,你透過 Audio Finder 之類的軟體,看到這個Audio File的Metadata,不然,你不會知道你的Audio File到底是什麼取樣格式。 當我把朋友的Wave檔,放進Audio Finder之後,看到Metadata,知道原來這是一個64 bit 44.1Khz取樣的Wave檔,但可惜的是,Logic Pro並不支援以這種取樣格式製作的Wave檔: 上圖是我從Logic Pro的說明書上節錄下來的,裡頭標出Logic Pro支援的取樣格式。Logic Pro最高支援到24 Bits,而我朋友的Audio格式是64 Bits,因此無法匯入Logic Pro。 然而,Logic Pro並沒有提供獨立的Audio轉檔軟體,所以我們還是得借助Audio Finder來降Bits,以便將檔案置入Logic Pro進行編輯。 下次遇到類似狀況,可以試著找出檔案的Metadata,看看是否跟我遇到的問題一樣。

載具,從來只是載具

就像這些螃蟹手一樣,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CD有多少數量,唯一確定的,是目前手邊剩下400餘張,而這些,全部是我兒子的玩具。 我任由他玩,如果玩著玩著,他能玩出聽音樂的興趣,那倒也是好事一件。 不管用的是哪種載具,音樂從來都是拿來聽,而不是拿來收藏的 所以從CD到Soptify,我沒有任何適應問題,甚至在網路串流音樂方式流行以後,我再也沒有回頭去聽過CD。因為網路串流讓我的「耳界」更加的開闊 我喜歡Fusion,一個月花149塊,我能聽到全世界的Fusion,在CD時代,我連一張Fusion專輯都買不到。 你可以告訴我CD音質比較好,音樂人必須有所堅持等等你目前還固執的聽著CD的原因,我相當尊重,因為我也是那個時代的人。這是一種美好,是一種氛圍,浪漫的人不能沒有氛圍,更何況我們就是那創造氛圍的人。不過在固執之餘,我也想請你重視「耳界」的重要,因為這是一個音樂人的養分來源。 2000年我隨著許景純到美國巡迴了10餘場演唱會,在其中的某一站,我遇見一位當地的黑人PA,她架好設備以後請我們給他樂譜,我好奇地問他,PA為什麼要看譜?他微笑著對我說:「不看譜,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要把什麼樂器的音量推大」? 他不知道他的微笑對我有多大的影響,微笑以前,我聽音樂只聽吉他;微笑之後,我開始懂得要聽所有的樂器,接著放下了吉他,走向編曲,走向後製。 沒有那個微笑,我想我的音樂路或許早已走不下去。 人啊,真的要知道什麼是可以讓你眼界開闊的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堅持的人,因為我知道,堅持的,其實是我「已知」的東西;而「未知」才是音樂致命的吸引力。 你會彈吉他,會彈鋼琴,恭喜,你有了一個載具,而載具從來只是載具,不要被它限制,不要堅持當一個吉他手(或什麼鬼樂手隨便你),要當一個音樂家。 因為樂手熱愛樂器,而音樂家熱愛生命 我在Spotify上找Room 335,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Larry Carlton老了又把它拿來重製一次,兩個版本相互對照,感想是:「有些東西真的年青的時候幹起來比較猛」!

SSL/EW-FX Global Suit

SSL/EW-FX Global Suite 昨天一時手滑買了這個99美金的EastWest效果器,不料引起不少朋友的好奇與興趣,我現在把我調的一個Tone放出來讓大家聽聽,順便感受一下這套效果器的威力: 首先是沒有效果器的版本 再來是掛上效果器以後的版本 接著我來解答幾個問題: 如果你的耳機或監聽開得夠大聲,應該可以聽到掛上效果器以後的Cellos,層次變得更鮮明,共鳴的感覺能聽得更清楚,Reverb也強化了一些 目前能讓我有相同感覺的效果器,只有UAD,但是一張最陽春的UAD要299,如果再加購SSL系列效果器,我想至少要500起跳,這套SSL/EW-FX只要99 所以相對來說,他真的很便宜,不過只能給EastWest的音色用。換句話說,他不能在Logic Pro裡面當一般效果器給所有的音色用,他只能掛在EastWest自己出的Adio Engine:PLAY裡面使用 那為什麼不用Logic Pro裡面的效果器,而要另外購買這個只能Eastwest自己用的效果器?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便宜,如果你長期接觸EastWest,便會了解在這個網站看見99美金這種價格時,會很衝動的不管那是什麼,就先刷下去! 第二個原因是,你很難在市面上找到專門針對管弦樂器用的效果器,就算一般效果器也很難找到給管弦樂用的預設值,目前我知道的只有兩家有出,而且都是做管弦很厲害的軟體音源商,一家是Vienna出的 ViennaSuit ,這套要475歐元,不過他能給所有音色使用,而另一套,則是我現在買的SSL/EW-FX 怎麼知道這兩家出的效果器是針對管弦樂?他們家最出名的音源,便是管弦,他們會出的效果器,怎麼會不對自家管弦優化一番?這通細節常不會寫在說明書上,而是....你冤枉錢花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了~~~ 好啦,以上,請聽請看,有問題,咱們FB討論區見

MIDI Apple Loop的小功能

Logic Pro X的MIDI Loop多了一個,以前Logic Pro 9(我記得Logic Pro X第一版也沒有)的小功能 左上角的雙箭頭 MIDI Apple Loop的左上角有個雙頭的展開圖示箭頭,這個箭頭選單裡面,包含了所有「名稱相同」的MIDI Apple Loop。 箭頭選單的內容,其實就是所有名稱相同的Loop 所以想換Loop的時候不用再從Loop Browser拖曳,只要透過展的選單,就可以選擇了,選單裡的內容跟Loops Browser是一樣的。 方便選擇的小功能 我覺得這是個很方便的功能,而且自製的Loops只要名稱相同也可以使用 自製Loop也能使用 Logic Pro X真是天天都新發現,波多野結衣野沒這麼好玩~

關於Q-Couple

Logic Pro X Channel EQ裡有個預設是打開的按鈕,叫Q-Couple,他只對鐘波型有作用 Q-Couple 什麼是鐘形波,圈起來的三個就叫鐘形波 鐘形波 當Q-Couple開啟,拉動鐘形波的Gain值,Q值會跟著連動 箭頭所指為Q值範圍,Q-Couple狀態下,會跟Gain值連動 為什麼Q值需要跟著Gain連動?是為了保持鐘形的波型。做個小實驗,請把Q值跟Gain值同時拉到最小,在Q-Couple開啟的狀態下,發現鐘形波依然保持著鐘形,換句話說,其對聲波的影響,也維持著鐘形波越靠近兩端,影響便越弱的特性。 將Gain值、Q值同時拉到最小 如果關閉Q-Couple,重新拉動Q值與Gain值,會發現原來的鐘形成為船型。以聽覺來說,這跟所有頻率一起放大沒什麼分別,而原來鐘形波的特性,也蕩然無存。 關閉Q-Couple 這就是Q-Couple的功能,也是為什麼Logic Pro X EQ將他預設打開的原因。 調整Q-Couple的強度 在EQ的額外功能選單中,妳可以設定Q-Couple的強度,至於哪一種強度代表什麼,請大家養成一下習慣,自己翻翻說明書。 當你使用Logic Pro X的時候,有兩點可能需要特別注意: 那些Logic Pro預設為開啟的功能,請你務必弄懂他,通常他是重要的 那些Logic Pro預設在快速鍵裡的功能,請務必弄懂他,因為,他通常也是重要的 Q-Couple只有在Q值較大的時候,影響才較為明顯,這個按鈕可以讓你等比放大訊號(Q-Couple關閉);或只突出某個頻率(Q-Couple開啟) 以上,請服用

食物

世界上有兩種食物,一種人吃的,一種狗吃的,你不能餵人吃狗吃的食物,也不能強迫狗吃人吃的食物。 如果有人只想吃狗食,那就餵他狗食,可以問問他有沒有興趣付出一點代價,吃人吃的東西,沒興趣的話,那就算了;反之,如果在人面前你只端得出狗食,那就是你的問題! 在台灣,你要能端得出人吃的,也要做得出狗吃的,因為這樣你才活的下去。 關鍵從來不是委託人如何如何沒Sense,或者價格如何如何的低廉,而是你知不知道你面對的是狗,還是人。搞清楚了,才能靜下心來思考人要的口味是什麼,而狗要的口味又是什麼。 給狗吃人的食物,你的自尊心會受傷;給人吃狗的食物,別人會傷你的自尊心。如果對人或對狗,都只端得出一種菜色,那絕大部分的情況,是你不適合當廚師。 說的這麼饒舌,其實只有一句話,不管你愛不愛聽,大部分時候,問題都出在自己身上。 凎,這案子好爛!邊做邊抱怨,那你為什麼在接之前不能判斷出來人有問題?如果可以判斷出來,但缺錢沒辦法,那就多少呻吟兩聲,敬業一點。妓女不能沒有跳出火坑的希望,不然日子會過不下去;但妓女更不能人還在圈子裡,就用清高的態度來工作,這樣你會馬上過不下去。 你會對狗發脾氣嗎?發了有用嗎?你會對人叫坐下嗎,不會激怒他嗎? 音樂要會做,人也要會做,這從來就不是多清高的圈子。 共勉之~

UAD LA2A COLLECTION Silver

買了新玩具,總是要炫耀一下。 是的,我買了UAD LA2A Collection,原價299,特價99,加上UAD送的25塊折價卷,我花了74塊,買到這個三件一組的Compressor。 LA2A的特色就是簡單,超簡單,簡單到嚴格說起來只有三個旋鈕,Peak Reduction、Gain、Emphasis。 LA2A Silver Gain就是你要增減多少音量,Peak Reduction就是音量頂到肺的時候,要減多少,說穿了就是Ratio;而Emphasis是Filter,你可以控制LA2A要不要壓到低頻。就這樣,沒了。 但是厲不厲害?超厲害! 聽聽看吧,有機會我在把其他兩組Comp的試聽放上來 Addictive Drum,LA2A Silver off:  Addictive Drum,LA2A Silver on:

海量與適量

我曾經與一位年輕的Audio Designer共事,專案開始的時候我給他100GB的音效,在專案快結束的時候,他設計的音效全被客戶打槍,我問他有什麼問題?他說因為我都把好用的音效藏起來,所以那100GB他怎麼找都找不到比我做的更精采的音效。我笑著跟他說:「好,我跟你分享兩個觀念」: 我可以再給你100GB的音效,但是,在同樣的時間內,你要過濾一倍的資料量,你真的認為這樣把聲音做好的機率,會比較高嗎? 如果你要的,是那種「找到就能用」的音效,不用調整,不用編輯,那我想,你很難找到。 大家都想要也需要海量的資料,但是也必須付出相對的時間去了解海量資料,你可以試著拿1GB的音色,仔細的每個都聽過玩過,計算一下你需要多少時間;有Logic Pro的朋友,請你拿隨便一個Jam Pack,把裡面的內容從頭到尾聽過一遍,計算看看需要花多少時間。如果1GB是一小時,你就是一天都不幹別的事,也消化不了10GB,那還只是聽過一遍,不包含組合調整寫旋律跟後續的混音。 海量經過消化,就會變成適量。你得到,你消化,你呈現,音樂原本就是不假外求的東西。 「找到就能用」的邏輯,是你得到,你呈現,沒有消化的過程,囫圇吞棗的使用,得到的,也只是囫圇吞棗的結果。然後你推到市場上,希望人家聽不出你的囫圇吞棗,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我很少用Logic Pro以外的Loop,效果器只用Logic Pro跟UA,我相信如果40GB我都無法消化,給我400GB我也消化不了。 你如何判斷一個音色一個Loop或一個效果器的好壞?一定是你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底,比如我對Logic Pro的內建Compressor非常了解,當我聽到Waves的Compressor時,記憶中Logic Pro Compressor聲音便會自動跳出來比對,然後我很快的就能想像到,哪一種狀況用Logic Pro的Comp比較恰當,而哪一種狀況用Waves的Comp可能會比較好。 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好的,只是你有沒有那個深度,知道把它擺在什麼位置上 如果你判斷軟硬體設備的方法,是和一群朋友一起擠在錄音室裡,拿一段Loop分別掛兩個Compressor,來回聽個10遍,就開始品頭論足,那我可能會建議你們,把這個時間省下來吧。判斷,沒這麼膚淺,因為我也曾這麼膚淺過。 至少,說明書K過一遍,Preset全部聽過一遍...

百鬼夜行

這是最近新作的一個APP案子:百鬼夜行,我負責開場與過場音樂 這種類型的音樂難在兩個地方: 1.介於中國與東洋之間的分寸拿捏 2.混音 素材方面我使用了Logic pro Apple Loop,以及Zero-G Dark Side 混音方面則使用Logic pro內建Plug in以及UAD 2 以下是兩首歌的畫面截圖 其實我覺得東洋風說穿了就是小調五聲音階,而中國風就是大調五聲音階,Mode Interchange一下(感謝林正如老師當年的教導),也就是了,難嘛...好像也還好 混音就真的是大工程了,雖然使用的都是軟體,不過我用了兩對監聽Genelec 8040與Adam A7X,分別在錄音室與一般客廳交叉比對,務必做到讓低頻清楚不混濁,這樣氣氛才出的來。 至於最後呈現的平台是Mobile Device,可能減損心血.....那干我屁事,老子的工作是把音樂做好,你用在哪裡我哪管的著?E04!

EZMIX 2 真的是好物

下面這首15秒的LOOP短配樂,我分別用Toontrack的EZMIX 2與UAD2的neve 1073、33609、Studer A800等三個Plug in進行混音,聽的時候請將音量稍微調大 當然,UAD2細緻很多,不管深度或細節都聽得出來層次很多,整體的融合度也更好。不過 UAD2這3個Plug in加起來,大概可以買10套EZMix UAD2我的混音時間大約一小時,EZMix2 Preset套一套(也只能套Preset),我只花了15分鐘 從金錢跟時間成本來看,EZMix2還真的是不錯,至少對付急件或Rough Mix,我可能不會在拿出別的效果器。 有興趣的朋友請轉跳 官網 觀看詳情

Loop與音樂創作

以下四首歌曲子是我為一個App Game製作的BGM,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挑戰,遊戲本身是完全日式的App,也只打算在日本發行,所以我要編曲給日本人聽,光聽到這個,我想已經有一半的音樂玩家興奮到發抖;而另一半則嚇到尿褲子,我呢?一邊發抖一邊擦褲子....冏。 遊戲需要春、夏、秋、東四季各一個BGM;而每個主角也會有自己的主題曲。第一波需求只做到秋、冬與緊張及選單音樂。 以上四首音樂我花了三天半,Background Track用的是ZERO-G的Loop,我只寫弦律。混音用的是我的老戰友UAD-2(Neve 1073、33609、LA2A與Studer A800)、Logic Pro內建Plug-in。 很多朋友下載了一堆Audio Loop,卻從來沒拿他們來工作過,往往電腦裡有幾百GB的LOOP,但一開始工作,又回到鍵盤前傻呼呼的敲著MIDI。一首曲子能全部用MIDI敲出來當然很厲害,但音樂工作是個結果論的世界,所以我請你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1.你覺得你用MIDI敲出來的Bossa Nova會比Logic Pro內建的Drum Loop更Bossa Nova嗎? 2.你會用Logic Pro,但你知道怎麼用它的Audio工具把Loop修成你要的樣子嗎? 3.你下載了一個Loop Library之後,看過它的使用說明嗎? 4.你有辦法今天寫一段Tango明天寫一段Gypsy嗎? 5.你知道現在有多少家生產Loop Library的公司嗎? 如果以上五個問題你的答案有三個以上是否的話,那代表你完全不懂怎麼用Loop。那我也就暫時不提後面製作速度與製作成本間的關係了。 音樂在本質上是個不斷重複的過程,如果你也承認這點,那就必須會用LOOP,就像找樂手來演奏你寫的弦律一樣,如何告訴樂手你想要的,是門學問;如何把Loop改成你能接受的樣子,也是門學問。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學科,卻同樣直接影響音樂的成果。 是不是自己的創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符合客戶的需要。在商業音樂的過程中,你必須找有「效率」的工具,而非「很屌」的工具,與其拼命爐出像那種風格的彈法,不如一開始就找是那種風格的LOOP來用。有些音樂從製作開始就知道會被打槍,是因為做的人永遠只用同一套方法,去對應瞬息萬變的世界。 除了「創造」,你真的必須學會如何「改造」 劉文正現在還很紅嗎?M...

Welcome Spyro

2011年,完成自己生平第一款Console Game,受到好多人的幫忙,感謝再感謝,音樂是Hans Zimmer,Xbox跟PS3的音效是我,第一次感覺跟大師距離這麼近,好爽,好不真實

沈悶的弦樂

這次把旋律弄的很簡單,刻意的營造沈悶而低沈的氣氛,是因為遊戲的設定是黑暗而濃霧多雨的倫敦,凝重的Bass Cello是我花最多時間的地方,怎麼讓低頻清楚而不混濁,真的是一門學問。混音方面我用了兩個UAD-1的Plug-in分別是Neve的33069跟1073,而Logic上則用了Compressor與Adapter Limiter。12把弦樂的混音,真的再次挑戰了我的極限,感謝這次製作音樂的機會! Monster LDN BGM#2_wTail by Major in Blue

希望之光online

昨天才知道這款MMO原來最後叫希望之光,2010年做的,還有人記得它嗎?我想這就是所謂的MMO吧...

他是我這麼久沒更新部落格的原因

終於~就等秋天了!

星戰傭兵Online

Randy又當救火隊了,這次是幫 星戰傭兵online 製作一系列普通攻擊,與機械寵物變形的音效。 封測將於最近開始,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選標題觀看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