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15, 2013的文章

Logic Pro X 10.0.5更新小整理

我的媽呀,這EQ好漂釀 Analyzer可以設定Peak or RMS,RMS可以設定Decay,這樣就對了嘛~ 現在你可以設定EQ影響立體聲,或只影響左聲道、右聲道、中間或兩邊 Apple Loops 在Hip Hop與Electro House兩類中,增加了許多 掌聲歡迎新鼓手Ian、Parker and Benny(還在下載中) 選取MIDI Note的時候,Piano Roll會反白了 終於還給Piano Roll清白了 Smart Control把EQ獨立出來,但是iPad還不能對應,等待下一次更新 節拍器多了只在預備拍發聲的選項 當你在Region參數區調整Gain的時候,他會即時顯示在Region中(這早該有了嘛~~) 大致上,我列的幾點是這次修改的明顯亮點,其他的我們在研究討論吧,and我有點累了晚安

下載新Drummer Designer啦~~~爽

Logic Pro X發佈10.0.5更新,這也更太大了吧!

兩個重點: Drum Kit Designer增加了3位鼓手,11組音色,共5GB的資料庫 EQ美得連他媽媽都不認識,同時可以在Smart Control中調整曲線 還有 一堆如山高的更新 ,趕快去下載吧。 有動筆的衝動了!

海量與適量

我曾經與一位年輕的Audio Designer共事,專案開始的時候我給他100GB的音效,在專案快結束的時候,他設計的音效全被客戶打槍,我問他有什麼問題?他說因為我都把好用的音效藏起來,所以那100GB他怎麼找都找不到比我做的更精采的音效。我笑著跟他說:「好,我跟你分享兩個觀念」: 我可以再給你100GB的音效,但是,在同樣的時間內,你要過濾一倍的資料量,你真的認為這樣把聲音做好的機率,會比較高嗎? 如果你要的,是那種「找到就能用」的音效,不用調整,不用編輯,那我想,你很難找到。 大家都想要也需要海量的資料,但是也必須付出相對的時間去了解海量資料,你可以試著拿1GB的音色,仔細的每個都聽過玩過,計算一下你需要多少時間;有Logic Pro的朋友,請你拿隨便一個Jam Pack,把裡面的內容從頭到尾聽過一遍,計算看看需要花多少時間。如果1GB是一小時,你就是一天都不幹別的事,也消化不了10GB,那還只是聽過一遍,不包含組合調整寫旋律跟後續的混音。 海量經過消化,就會變成適量。你得到,你消化,你呈現,音樂原本就是不假外求的東西。 「找到就能用」的邏輯,是你得到,你呈現,沒有消化的過程,囫圇吞棗的使用,得到的,也只是囫圇吞棗的結果。然後你推到市場上,希望人家聽不出你的囫圇吞棗,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我很少用Logic Pro以外的Loop,效果器只用Logic Pro跟UA,我相信如果40GB我都無法消化,給我400GB我也消化不了。 你如何判斷一個音色一個Loop或一個效果器的好壞?一定是你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底,比如我對Logic Pro的內建Compressor非常了解,當我聽到Waves的Compressor時,記憶中Logic Pro Compressor聲音便會自動跳出來比對,然後我很快的就能想像到,哪一種狀況用Logic Pro的Comp比較恰當,而哪一種狀況用Waves的Comp可能會比較好。 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好的,只是你有沒有那個深度,知道把它擺在什麼位置上 如果你判斷軟硬體設備的方法,是和一群朋友一起擠在錄音室裡,拿一段Loop分別掛兩個Compressor,來回聽個10遍,就開始品頭論足,那我可能會建議你們,把這個時間省下來吧。判斷,沒這麼膚淺,因為我也曾這麼膚淺過。 至少,說明書K過一遍,Preset全部聽過一遍

便宜的世代

7-8年前我每個月花在音樂上的錢,最少3000元,只能買幾張CD;現在我每年花在音樂上的錢,大概3000元, Spotify 一年1788元,iTune Match一年690元,偶爾在iTune Store上買幾張CD,或者 把Spotify的歌曲錄下來 ,資料量是以前的10倍都不只;以前我訂Computer Music雜誌,一年2400元,加上寄到台灣的運費一年3200,看完的雜誌不知往哪丟,想找的時候又找不到,買了iPad以後,我訂了一本PhotoPlus,一年1990,一本Computer Music,一年1990,兩本一共3980,比以前多花1000元,但一本音樂一本攝影,能事先預覽內容,看完直接刪除想要再下載回來,裡面除了文字內容,還有影片能看。 這個世代,資訊便宜好多,也多了好多 說真的,我們都要努力不讓自己被語言限制束縛,只要解開這個封印,後面是好廣大好廣大的世界。 共勉之

正版與盜版

這些年來,我不斷的購買正版軟體,卻也沒停過下載盜版軟體。 所以,我想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想說說盜版,盜版,是一個合理的存在,iTune上買音樂可以先試聽,買音色更應該要可以試用。不過,在當代廠商傾向把音色越做越大的前提下,試用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只能透過盜版,來了解這是不是值得我花錢的音色。 所以,盜版其實是正版的保護機制與商業模式養出來的鬼 我想試聽音色,絕大部分官網上都會提供試聽檔,但最好我有那麼會編,那些編試聽檔的傢伙,就算用GM大概也會比我用EastWest還厲害。所以我一向認為試聽檔的作用很低。我相信只有透過試用,才能知道這套音色庫,以我目前的功力,能對我的作品產生多少立即性的幫助。 你可以告訴我,如果彈奏技巧好的話,EastWest的弦樂很厲害。 假設我磨練技巧需要五年,那我何必在五年前投資一套五年後我用起來會很厲害的音色?買股票也沒放這麼久,更別說五年後音色會進步到什麼光景。 音色不能試用已經夠蠢,更蠢的是音色還不能分開買。比如下面這套音色,我下載試用後只想要紅圈裡的兩個音色,但我卻必須連不想要的部份,全部購買。 這是什麼道理?iTune上都可以買單曲了,買音色為什麼要一整套全買?這不就像以前我們到唱片行買CD,明明只喜歡主打歌,但卻必須掏錢把其他我連聽都沒聽過的音樂全買回去一樣。 時至今日,音色庫卻還在用十幾年前的CD銷售思維販賣。試問這盜版能不猖獗嗎? 因此這隻鬼如附骨之蛆,緊緊咬著正版這棵大樹,然而提供養分的,卻是大樹自己。 因為正版有這樣的缺點,所以我覺得每一個音樂工作者都應該知道如何取得盜版,我相信你們也多少知道。 既然正版這麼爛,為什麼還要使用正版?很簡單,我給你幾個理由: 你真的知道你下載到的是什麼嗎? 你下載的音色,完整嗎?當你跑起來不穩定的時候,是電腦的關係?還是下載的關係?當音色聽起來跟官網提供的DEMO差很多的時候,是編的關係?還是下載的關係?諸如此類的疑問,會如附骨之蛆,永遠跟隨著盜版音樂家。雖然生命會找到出路,有些人肯花時間去追更新的版本,有些人維持著目前的電腦狀態不動,但不論哪一種,都會消耗你大量的時間,而這些消耗掉的時間跟音樂一點關係都沒有。 使用盜版,難成大器 正因為把時間消耗在跟音樂沒有關係的事情上,所以自然難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