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跟一群對音樂有熱情的後進同好一起吃飯聊天,席間我問大家平常都聽哪些音樂?
可能是為了顯示自己很有水準吧,大家紛紛搬出國外的冷門音樂家,甚至連俄羅斯都有。等所有人發表完後,我微笑著問大家:「大家平常聽周杰倫嗎」?
大部份人都沈默了,我甚至在某些人眼中看到一絲不屑
看到這個反應,我再次笑著問大家:「你們想把作品賣到華語市場,卻完全去不了解華語市場賣得最好的作品,這邏輯,說得通嗎」?
大部份人又沈默了,但這次不屑不見了
要追一個女孩,不去研究他喜歡什麼,只給他自己認為很棒的禮物,除非這女孩本來就歡你,否則大概是追不到的。
可是,你會期望整個華語市場那麼巧正好喜歡你嗎?
另一個道理,價高者得。華人市場最厲害的編曲家,大概都圍繞在天王天后身邊,因為有名有利。有認真聽過蔡依林的,大概都不會反對那編曲跟歌聲,真的呈現非常強烈反差。所以不聽主流音樂的人啊,你不但錯過了市場,也錯過了高手。
不去主動了解市場,也不用期望市場會想了解你
如果你想應徵某家公司的Audio、如果你想衝上某個串流頻道的TOP 100.....等等等,其實關鍵都一樣的:你有沒有認真的去了解過人家想要什麼?還是你只想告訴對方,我很厲害,我很有才華,我得過什麼什麼獎....。沒有人會對「你」有興趣,但所有人都對「你能幫我什麼」感興趣。
講到這裡或許你又會問,我沒進業界,又從何了解業界需要什麼?那你為什麼會按照部落客的介紹,去品嘗某個角落的無招牌蚵仔麵線?你又沒吃過,怎麼知道他好吃?
因為我聽人家講的啊。沒錯啊,想了解業界,也可以聽人家講。跟你一起打屁聊天的叫朋友,會跟你講的,叫人脈。
所以如果玩音樂就是自己關在地下室寫歌,認真玩音樂就是一群人關在地下室寫歌,我想那大概玩不出什麼花樣。
要認識人,要了解需求
用這個角度,回過頭來談聽音樂,就十分有趣了。
其實音樂本身就是了解市場的媒介。白話來說:「如果你能編到蔡依林主打歌的7-8分像,一開始進入市場的價格又只要原編的1/3,那不管是唱片圈、廣告圈或遊戲圈,我相信都已跨進半步,因為你已經有一張相當漂亮的名片」。然而,如果你只喜歡Linp Bizkit,只聽Linp Bizkit,那你是一個很棒的音樂愛好者,但卻是個不及格的音樂工作者。
竊以為,一個音樂工作者,聽音樂最好是多類別多吸收。因為台灣本來就是個雜燴市場,只會一兩種風格,除非你已成名,否則很難從夾縫中爬出來。以多聽來說,MP3絕對比CD要來得有幫助。我常常覺得音樂不在於收藏了多少,而是在聽了多少。
CD本質上就是個不方便的音樂收聽方式。當然你可以對音質有所堅持,但從另一個有趣的角度想,大家大概不會否認LINE之所以席捲市場,那些可愛貼圖是很重要的因素。但為什麼LINE這個平台上只有美術工作者在獲利,音樂工作者卻一杯羹都分不到呢?我們為什麼不能在LINE上面,販賣有個性的音效,或短音樂呢?是不是因為音樂的壓縮串流技術還不夠成熟,致使聲音無法像圖檔一樣能迅速傳遞與開啟呢?試想,如果聲音的壓縮技術可以進步,那音樂工作者可以多出多少的生存機會?而事實卻是,十年前MP3,十年後還是MP3。
其實「聽得到」跟「聽得好」原本就是兩塊不同的市場需求,但是我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大部份的音樂工作者,是不是都矛盾於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聽得到」又「聽得好」呢?
或許,阻礙進步的,其實是音樂工作者自己。
因為我們不能忍受聲音有一點瑕疵,所以一張50GB的藍光,影片大概4-8GB,其他幾乎都被5.1聲道跟多國語言所佔據。這樣......對嗎?真的有利於聲音產業的發展嗎?
這幾年影像的蓬勃飛躍跟聲音的原地踏步,就如同編曲與蔡依林的歌聲,反差不可不謂強烈。所以,在堅持音質必須達到雙耳要求之前,是否能停下來想想,自己曾因此錯過了多少音樂?
還是一句老話:心胸恰如玉腿,若能輕易打開,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不是这个行业的,不知道行规。但从现实中,我目前iphone中网易云音乐已经把我80%以上下载音乐的欲望去除了。方便有时真是王道。也想过用 Sony D100 听DSD的音乐。但真正留给这种音质的时间有多少?音乐人是不是可以为耳机为中心,或至少以耳机为重点来制作音乐?我看到几乎所有对混音的观点都是要用监听音箱,这样在哪放出来的声音都不会有太多偏差。但问题是,你做的音乐真有机会在Hifi中重放吗?目前最有可能一个是耳机,一个是手机中的扬声器。
回覆刪除這或許也是個堅持害了音樂產業的現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