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找到了一個,解釋壓縮器與興奮器的絕佳方式,興奮到我還來不及洗澡,便打開電腦想要將他記下來。我想,玩音樂的人真的要知道攝影,真的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美術,試著將聽覺小幅視覺化,如此原本抽象的一切,便會剎那間具象:
這是一張曝光正常的照片,有暗處,也有亮部,暗與亮之間的差距,稱為反差,反差大,代表暗部與亮部的差距大,反差小,則代表暗與亮的差距小;以聲學來比喻的話,暗部代表小音量,亮處代表大音量;而大音量與小音量間的差距,便稱為動態範圍。動態範圍越寬,代表大小音量差距越大,動態範圍越窄,則代表大小音量,差距越小。
如果,我們想看清照片中暗的地方,會將亮度調高,得到以下的結果:
加亮之後,原本處於暗部的牆壁變清楚了,但原本屬於亮的地方卻過亮,失去了細節。「加亮」相當於聲學中的「加音量」,也就是Expender,興奮器最主要的功能:將微弱的聲音放大,讓音量小的部份,能被聽清楚;但原本音量夠的部份,卻可能會爆掉,如同照片中人物的背部,亮度過亮了一樣。
反之,如果我們想讓過亮的部分,呈現細節,便可將照片減亮,以得到想要的結果:
減亮之後,人物背部的細節變得清楚,但原本屬於暗處的牆壁,卻更顯模糊。「減亮」相當於聲學中的「減音量」,也就是Compressor,壓縮器最主要的功能:壓縮較強的音量,讓音量大的地方,呈現細節,但原本音量較小的地方,卻有可能變得更微弱。
所以,理論上,要得到一個音量飽和細緻,分布均勻的音軌,應該是壓縮器與興奮器搭配著一起使用的。而使用壓縮器與興奮器的目的,便在「降低反差」。也就是縮小音樂的大小音量差距,以期達到最舒適的聆聽效果,畢竟,你也不希望自己的音樂,音量忽大忽小。(當然,如果你認為這樣比較High,那我也沒意見...)。
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卻常常不搭配著一起使用了呢?其原因在於Logic的Compressor,多了一個推桿叫:Gain
因為有這個拉桿,所以你可以在壓縮音量之後,再將壓縮的結果等比放大,所以聽起來,掛了Compressor的音軌反而因此而變得大聲,也不容易破;甚至Logic的Compressor還有一個Auto Gain的按鈕,可以自動將壓縮後的音量以0db輸出,所以大家便習以為常的以Compressor作為加大音量的工具。
而相對真正具有這個功能的Expender便較少人用,原因很簡單,因為加總音量的結果,就是控制不好的話,常常很容易讓某些音量突然高起來的點爆掉。
而Expender也有Gain這個推桿,但其作用卻是在降低音量,讓某些原本音量高的點不致於在加總音量之後破表。
因此,細心的User或許可以發現,在Logic裡面,Compressor的Gain預設在4db;而Expender的預設則在0db。其原因不言可喻。
不過,有兩點是非常必須注意的:
第一、Compressor還是無法取代Expender。因為真的要細緻的平衡一個動態範圍非常大的音量,例如管弦樂團,或情緒起伏強烈的Vocal,還是要亮部、暗部分開調整,才能得到最不減損聲音表情,且音量安全的結果。
畢竟壓縮後的聲音雖然可以等比放大,但我們只是得到一個大者恆大的結果,聲音細小處的表情,只會因為聲音的壓縮再放大,而變得更加聽不出來。
如同原本看不到細節的照片亮部,突然因為減亮而看得清楚,會立刻吸引人的目光,並使人暫時忽略,其實暗部已經變得更加模糊的事實。所以壓縮再拉Gain,是會讓聲音細節變少的。
如同音量放大太多,會使聲音破表,失去細節一樣。因此,如果細節已經被壓縮很多,就必須藉由Expender拉回,過與不及,其原理就這麼簡單。
第二、上面的三張照片,呈現出三種不同的風格。正確的曝光,並不代表是最棒的曝光,每個細節都呈現清楚的音軌,也不見得就是最好聽的音軌。一切的標準就是沒有標準。如果你一直追求一個準則,那代表的或許是一種,對自己耳朵不信任的心理依賴;而如果你一直以來只會用Compressor,那或許...是當代設計者已將Compressor設計的太好,亦或許,是你把Compressor,想的太強。
當你的音樂聲音飽滿,卻沒有層次感,那或許該試試使用Expender;
當你不管怎麼混音,聽起來都像Rock n Roll的時候,也或許該將音軌攤開,看看是否Compressor掛滿一整排?
世事無絕對。沒有什麼方式是最正確的,只是當你想問什麼是混音、怎麼混、什麼效果器該怎麼用的時候,
或許拿起相機出個門,或許跑一趟美術館...
或許睜開眼睛,耳朵,學到更多。
這是一張曝光正常的照片,有暗處,也有亮部,暗與亮之間的差距,稱為反差,反差大,代表暗部與亮部的差距大,反差小,則代表暗與亮的差距小;以聲學來比喻的話,暗部代表小音量,亮處代表大音量;而大音量與小音量間的差距,便稱為動態範圍。動態範圍越寬,代表大小音量差距越大,動態範圍越窄,則代表大小音量,差距越小。
如果,我們想看清照片中暗的地方,會將亮度調高,得到以下的結果:
加亮之後,原本處於暗部的牆壁變清楚了,但原本屬於亮的地方卻過亮,失去了細節。「加亮」相當於聲學中的「加音量」,也就是Expender,興奮器最主要的功能:將微弱的聲音放大,讓音量小的部份,能被聽清楚;但原本音量夠的部份,卻可能會爆掉,如同照片中人物的背部,亮度過亮了一樣。
反之,如果我們想讓過亮的部分,呈現細節,便可將照片減亮,以得到想要的結果:
減亮之後,人物背部的細節變得清楚,但原本屬於暗處的牆壁,卻更顯模糊。「減亮」相當於聲學中的「減音量」,也就是Compressor,壓縮器最主要的功能:壓縮較強的音量,讓音量大的地方,呈現細節,但原本音量較小的地方,卻有可能變得更微弱。
所以,理論上,要得到一個音量飽和細緻,分布均勻的音軌,應該是壓縮器與興奮器搭配著一起使用的。而使用壓縮器與興奮器的目的,便在「降低反差」。也就是縮小音樂的大小音量差距,以期達到最舒適的聆聽效果,畢竟,你也不希望自己的音樂,音量忽大忽小。(當然,如果你認為這樣比較High,那我也沒意見...)。
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卻常常不搭配著一起使用了呢?其原因在於Logic的Compressor,多了一個推桿叫:Gain
因為有這個拉桿,所以你可以在壓縮音量之後,再將壓縮的結果等比放大,所以聽起來,掛了Compressor的音軌反而因此而變得大聲,也不容易破;甚至Logic的Compressor還有一個Auto Gain的按鈕,可以自動將壓縮後的音量以0db輸出,所以大家便習以為常的以Compressor作為加大音量的工具。
而相對真正具有這個功能的Expender便較少人用,原因很簡單,因為加總音量的結果,就是控制不好的話,常常很容易讓某些音量突然高起來的點爆掉。
而Expender也有Gain這個推桿,但其作用卻是在降低音量,讓某些原本音量高的點不致於在加總音量之後破表。
因此,細心的User或許可以發現,在Logic裡面,Compressor的Gain預設在4db;而Expender的預設則在0db。其原因不言可喻。
不過,有兩點是非常必須注意的:
第一、Compressor還是無法取代Expender。因為真的要細緻的平衡一個動態範圍非常大的音量,例如管弦樂團,或情緒起伏強烈的Vocal,還是要亮部、暗部分開調整,才能得到最不減損聲音表情,且音量安全的結果。
畢竟壓縮後的聲音雖然可以等比放大,但我們只是得到一個大者恆大的結果,聲音細小處的表情,只會因為聲音的壓縮再放大,而變得更加聽不出來。
如同原本看不到細節的照片亮部,突然因為減亮而看得清楚,會立刻吸引人的目光,並使人暫時忽略,其實暗部已經變得更加模糊的事實。所以壓縮再拉Gain,是會讓聲音細節變少的。
如同音量放大太多,會使聲音破表,失去細節一樣。因此,如果細節已經被壓縮很多,就必須藉由Expender拉回,過與不及,其原理就這麼簡單。
第二、上面的三張照片,呈現出三種不同的風格。正確的曝光,並不代表是最棒的曝光,每個細節都呈現清楚的音軌,也不見得就是最好聽的音軌。一切的標準就是沒有標準。如果你一直追求一個準則,那代表的或許是一種,對自己耳朵不信任的心理依賴;而如果你一直以來只會用Compressor,那或許...是當代設計者已將Compressor設計的太好,亦或許,是你把Compressor,想的太強。
當你的音樂聲音飽滿,卻沒有層次感,那或許該試試使用Expender;
當你不管怎麼混音,聽起來都像Rock n Roll的時候,也或許該將音軌攤開,看看是否Compressor掛滿一整排?
世事無絕對。沒有什麼方式是最正確的,只是當你想問什麼是混音、怎麼混、什麼效果器該怎麼用的時候,
或許拿起相機出個門,或許跑一趟美術館...
或許睜開眼睛,耳朵,學到更多。
您好,不知為什麼我的MIDI音軌都很小聲加expender 和 gain什麼的就會爆音而且也不豐滿,求解決方案。
回覆刪除
回覆刪除Hi friend the information that you provide that was awesome.I really like your way but few days ago i was visiting a site which also provide cracktaking software download way and here any one can download all kinds of crack software,so if you have much time you also can visit the site and check it out cracktak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