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月,我告別了台北,回到期盼已久的台中與家人團聚。不用每週高鐵來回,不用再忍受租屋的低下品質,我欣然地回到中部。
然而接下來的一年,卻遠遠超乎我的預期和想像。到2017年的今天,我編了100多首歌。平均一週至少兩首歌的日子,我過了整整一年。這其中,還包含了數都數不清的音效。
這一年,我無法不停止寫作,更新部落格以及編曲以外的所有工作。
但是這一年,我對Loop的使用及掌握,對商業音樂的製作與需求;最珍貴的,是自己對「聲音」這項產出的心態調整與重新認識,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
過了新兵戰士般的一年,現在終於在心理與生理上都比較適應,步伐也慢慢趨緩下來了,我會找機會以系列文章的方式將這一年的體悟,慢慢地行之筆墨,跟大家分享。
但是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觀察,或許已經老掉牙,但對我來說卻是全新也是十分重要的感受,我希望能首先分享給大家:
然而接下來的一年,卻遠遠超乎我的預期和想像。到2017年的今天,我編了100多首歌。平均一週至少兩首歌的日子,我過了整整一年。這其中,還包含了數都數不清的音效。
這一年,我無法不停止寫作,更新部落格以及編曲以外的所有工作。
但是這一年,我對Loop的使用及掌握,對商業音樂的製作與需求;最珍貴的,是自己對「聲音」這項產出的心態調整與重新認識,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
過了新兵戰士般的一年,現在終於在心理與生理上都比較適應,步伐也慢慢趨緩下來了,我會找機會以系列文章的方式將這一年的體悟,慢慢地行之筆墨,跟大家分享。
但是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觀察,或許已經老掉牙,但對我來說卻是全新也是十分重要的感受,我希望能首先分享給大家:
Macbook Pro比其他型號Mac更適合音樂工作
會這麼說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對筆電一直有著強烈的不信任感。我不是沒用過筆電工作,但筆電不會是我的主力,我的主力還是MacPro。但這一年工作型態的轉變,我在非常突然狀況下,只有一台Macbook Pro可以用,於是不得已的,他成了我唯一的機器主力。開始使用之後,至今一共八個月。這期間遇到一次資源不足,CPU耗盡的狀況,但使用Vienna Ensemble Pro橋接PC,解決了這個問題;接著好幾次過熱,但我沒有把Macbook Pro只要一過熱CPU就會開始狂轉的警告機制關閉,只要機器過熱便我便設法為他降溫,我覺得這麼做才是保護機器的正確方法,關掉過熱保護機制,就像嫌吵所以把火災警鈴關掉一樣蠢。除此了這兩個狀況,在其他方面,我感受不出他跟其他型號Mac的任何差別。不僅如此,筆電還多了幾個意外的收穫,比如多了內建喇叭作為輸出參考;多了內建電池不怕突然斷電等等。後來我甚至會將客戶尚未回覆的音樂,輸出多軌放在電腦裡,當我外出而客戶突然想修改時,如果幅度不大或許我能馬上回復給對方。而Macbook Pro的使用,也讓我有了另一個心得:音樂製作趨勢,Loop的比重會越來越重
這一年,由於量的關係,我使用kontakt的機會變少,但使用Melodyne的機率卻來越高。Kontakt還是很棒,但軟體Load音色的速度,實在太慢,特別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Cinematic音色,又大又笨重,Load得慢就算了,音色還很難修改,Reverb永遠關不掉。除非做到剛好合拍的音樂類型,否則光是把音色聽完,半天都過去了。不過,這也不是絕對,因為音色是越用越熟的,假設你已經很熟某幾套音色,可以省掉試聽時間,那效率也會很好。但Loop搭配Melodyne改旋律,做合聲,則是另一個世界。如果Melodyne調整過頭,聲音出現扭曲或瑕疵,再搭配iZotope RX 5來修復,其結果往往令人驚艷。而這個套路,在過去的一年,是我使用最頻繁的套路。
但這條學習曲線並不低,光是Melodyne跟RX5的學習,進而互相搭配,便有不少內容需要消化;而實際狀況千變萬化,我在大量的製作壓力下,這兩套不敢說很熟,但互相搭配的小訣竅卻頗有心得。加上原本擅長的Logic,幾乎六成以上的狀況,我不用開Knotakt,或任何軟體樂器,便能完成。回首這一年的製作,這樣的比例令我大為吃驚。至少在我的工作領域內,配樂的生態分布已經悄悄的改變。
當我必須使用軟體音色的時,必須仰賴工作室裡的Drobo大硬碟,因為音色資料全存在裡面,足足有好幾TB;但當我使用Loop的時候,我只要把Loop挑好鋪好,找個咖啡廳,利用上述的幾套軟體,就能把Loop改到連她媽媽都不認識。在炎熱的夏季裡,我省了冷氣與設備的電費,就算事後我常常需要改音色,或補旋律,也比一整天待在工作室裡省成本。
放眼未來,音色庫的製作其實早已出現瓶頸,但Melodyne或RX5的強大只會越來越讓人吃驚。一部Macbook Pro不只讓我感受到效率,更讓我驚喜的是,或許未來的趨勢與走向,我已在無意間觸及。
音樂家不會輸給靈感或年紀,但會輸給科技跟不練琴
常有人說江郎才盡,或年紀大了編不動,也編不快了。但Loop或軟體音色,其實是借鏡全世界音樂家的靈感。別的不說,光Apple Loop,搭配Melodyne與RX5,有多少組合,多少可能性?這到底是不是創作?是另一個問題,不是這篇文章探討的重心,或許有空的時候,我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但我想請你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假設一首配樂有四天製作期,而原本編底需要三天,現在因為鋪的是Loop,只花了一天,剩下的三天,你可以用來寫弦律,可以後製混音;亦或者,你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Double的事情,賺一倍的報酬。前者,能提高作品最後的完成度與精彩性;而後者,直接關係到你有沒有經費出國提升,購買設備,甚至到咖啡廳坐下來休息。
這,就是商業音樂與自我創作,產品與作品的差異。沒有熟優孰劣,只是舞台不同。少數的優秀音樂家能在不同的舞台,同時演好話劇與電影;但大部分音樂家只能專心於其中一隅。
科技,是這個世代音樂家面臨的共同課題。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三年前編一個禮拜的東西,現在一到兩天就能完成。我很慶幸這是我自己的發現,而不是從競爭對手那裡得來的消息。練琴,對我來說,是體會與學習樂理最快的途徑。練習別人的作品,目的是從中學習和弦進行、轉位、作曲等等音樂道理。
不用很高深的理論,只要能幫助自己在使用Loop的時候,能更清楚如何把別人的Loop轉化為自己的言語;在Loop用完的時候,知道拉什麼樣的素材繼續下去,便足夠矣。
使用Loop的訣竅,在樂理,而我認為學習樂理最快的方式,是練琴。有的人用Loop聽起來像Loop,有的人用Loop聽起來像歌曲,關鍵就是在樂理。
所以不管忙或不忙,不管是吉他或鋼琴,我覺得在未來的世界,練琴會越發重要,因為沒有樂理基礎的作品越多,有樂理基礎的作品便愈發珍貴,因為聽眾或許說不出道理,但聽起來絕對是不同的東西。
文字VS教學帶
練琴,是厚積而薄發的東西,你可能練了10首歌,編了10首歌,然後只有一個小節有一點點交集,但這一小節,是你的體悟,是別人奪不走的東西。同樣的,訴諸文字的教學,與影像的拍攝,是都被需要而且不一樣的東西。教學帶很快,但他不深刻,最重要的是,他限制了想像力。A功能難道只有A用途?看完了三分鐘教學帶,你以為你會了,因為你「看到了」,但真正厲害的都在看不見的地方,那些看不見的叫想像力,叫經驗,叫延伸。這些必須是你實際使用過,研究過,才會累積下來,而且是誰也奪不走的東西。因為媒介特性,訴諸文字的教學,往往是這類累積經驗的分享。教學帶直白,而文字能誘發想像。一段教學文字,能讓你一翻再翻,隨著經驗而有不同體悟;一段三分鐘教學帶,內涵就是三分鐘。
我這樣的評斷好似教學帶一無是處,然實際並非如此,如果你今天是初學者,想了解一個軟體怎麼上手,教學帶絕對是首選,因為他是最快能讓你知道「How To」。任何一個新手如果想入門,我推薦的絕對是教學帶,因為我自己學Logic Pro也是從教學帶開始;但如果你已經是有基礎的,或者是已經很有經驗使用者,文字的誘導能讓你「Know How」,能讓你對照別人的與自己的使用經驗,從而讓自己能學到更多實用的招數。How to經過反覆的操作與實戰,才會變成Know How,而Know How的傳遞,需要背景說明,訴諸於文字可能五頁,拍成影片可能要10分鐘。五頁聽起來還好,而10分鐘的教學帶誰有耐心看完呢?
回到中部一週年,終於生活的Tempo拉回到自己可以掌控的頻率,也能開始有餘裕做一些音樂以外的事情。2017剩下的日子,希望可以最大幅度地利用時間,並多從事音樂以外的工作。
Hi Randy,
回覆刪除很喜歡看到你對做音樂這件事上的分享,不管是心理上的轉變,或者是工具上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