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Spotify VS Apple Music

在我的Logic Pro課程中,第一堂課一定是分享如何聽音樂。其中包含音樂的來源與收聽的設備,而其中來源的部分一直以來我所推薦的都是Spotify。直到今年Apple Music加入串流音樂行列服務,這對長期以來一直在Apple Music Store購買音樂的我來說,更多了一個額外的選擇。然孰優孰劣,我想不只是我,想必各位音樂愛好者亦相當好奇吧,以下便讓在早年取得美國帳號的我來分享一下吧

介面
Apple的使用介面
Spotify的使用者介面

由於Spotify已經在台灣上市,所以我便以Spotify來說明Apple Music的介面:
Spotify的發掘等於Apple Music的為你推薦:
這是我常常使用的功能,而兩家使用的推薦邏輯,有著明顯的不同,Spotify所做的是比較大眾化的推薦,所以通常一個藝人會推薦出幾十個不同的藝人。這優點是可以讓初入門者聽到大量被泛規為同類型的音樂。
Spotify的George Benson推薦清單
但是對相當喜歡George Benson的我來說,當看到Kenny G、Earth wind and Fire同時出現在推薦清單的時候,心裡面難免會喊一聲「這三小」!當然我可以理解這是因為George Benson的音樂歷程很長,而且音樂領域橫跨相當廣闊的緣故。這樣的推薦清單,對很了解George Benson的聽眾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想了解George Benson的使用者來說,我想三首歌以後,就會有「這三小」的感覺了。
而Apple Music呢?它採用了一個不一樣的做法:
Diane Warren是一個相當知名的詞曲作家,這個播放清單是他參與或創作的作品。裡面的歌曲我出乎意料的我幾乎全部都相當喜歡,也是在聽了這個播放清單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某些歌也是Diane Warren的作品,是相當意外的收穫。而且我到今天我還搞不清楚,Apple Music是從哪裡搜集的資料,會推薦Diane Warren給我?更讓我意外的是,在我使用Apple Music一個週末之後,「為你推薦」頁面上幾乎佔滿我常聽的藝人與專輯。而大概有20%,是他所推薦的新音樂。兩天,Apple Music似乎已經摸出我的口味,到底是誰洩露了我的個資?尤有甚者,對一個幕後人員來說,能從作曲家(希望之後有機會從編曲家),來推薦音樂,感覺是相當相當親切的。
總結來說,推薦功能,Spotify比較大眾化,而Apple Music則比較適合對自己的音樂喜好已經頗有見解的使用者。
Spotify的摘要等於Apple Music的最新精選
Spotify目前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堆有趣的播放清單,並且支援社群功能,能輕易地自建清單並分享給朋友。以這方面來說,Apple Music完敗,不過也不全然趴在地上,Apple Music的播放清單有兩種,第一種是類似Spotify的心情點播:
心情點播清單

點開以後便是我們常見的,以音樂風格或目前狀態來推薦的播放清單
這是Apple Editor Playlist

這是Activity Playlist
這類的音樂清單,Spotify豐富的不只一點半點,詳細我便不多說各位可以自己看看,但昨天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小軟體,只要五塊美金,他可以幫你把Spotify的播放清單搬到Apple Music,已經有Apple Music服務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而Apple Music的第二種,以風格區分的播放清單,讓我浪費好多時間在上面:
在All Genres下拉選單中,選擇音樂風格,風格一變,整個頁面推薦的音樂跟播放清單都會跟著變:
選擇Metal類型
選擇Jazz類型
整個頁面包含播放清單全部變成同一種類型,對我來說,這能更集中欣賞,或者「找」某一種類型的音樂,個人相當喜歡。不過我想對一般大眾而言,「花草下午茶」或「白色戀人」這類播放清單應該是更為討喜的。特別是Spotify還會隨著時間推送不同的播放清單,比如晚上11點,它播放清單會自動變成舒眠,寧靜等等,其實對只想聽而不想花腦筋的人來說,這絕對是非常討喜的設計,Spotify還推出了Running能自動偵測步伐的智慧清單,體驗的感覺也是相當不錯,雖然我常常不是很喜歡她推薦的音樂,但在腦筋一片空白的時候,也不失為是個方便就是了
Spotify的推薦清單

如果你以前常常逛Apple Music Store,便會知道,其實Apple只是原封不動地把Store的介面搬過來而已,但突然間你發現所有音樂都解了封印,那感動真的不止一點半點。
至於電台,我覺得兩者差不了太多,Apple Music上大紅大紫的Beat 1是全英文的內容,我想暫時在台灣不會太受注目,兩者都能在自訂電台之後過濾歌曲,不過除了自訂電台,Apple Music還保留了Genius歌單的功能,這令我相當高興,因為Genius非常非常的「聰明」,而且當Genius的data base變成整個Apple Music的時候,它真的如魚得水,一聽停不下來。但是由於我使用Apple Music電台的時間不夠長,所以尚無法比較兩者的差別,目前大部分卡關在Genius。
至於社群功能,Apple Music幾乎是趴在地上,只有最簡單的曲目分享功能,Spotify只要動動手指甚至可以把整張專輯變成播放機,整個貼到部落格上。但是,在我的實際使用經驗中,使用到後期,除了跟朋友討論音樂之外,Spotify炫目的社群功能我幾乎不曾使用,因為真的只是想好好聽聽音樂。所以Apple Music的社群功能殘廢,我反而比較專心;而Spotify左側是選單,右側是朋友動態...我只想要中間那一塊,謝謝。

價格

Spotify一個月台幣149,Apple Music目前美金定價個人一個月10美金,六人分享全家餐16美金。乍看之下Spotify便宜很多,但Apple沒跟你說的是,訂購Apple Music送Music Match,可以儲存1萬首Apple Music沒有的歌在雲端。你還可以找朋友一起下流,六個朋友一起分享全家餐,依目前定價,一人一個月100有找,下流!

音樂資料豐富度

Spotify宣稱有30餘萬首歌,而Apple Music則不到30萬首,但我需要的音樂反而Apple Music豐富很多,比如我喜歡的不幸於最近逝世的樂手Jeff Golub的專輯:
Spotify上有七張,算上Avenue Blue,共十張

Apple Music上有十六張

而且Apple Music還把它Avenue Blue時期的專輯也一併列出,這相當親切,想當初我在淡水一家樂器行求爺爺告奶奶的求老闆把他手上的Naked City專輯讓給我,他死都不肯,現在呢,老子有全套了~哼!
國語歌的部分,我想目前Apple Music應該還沒有很完整,但熱門的應該差不多,我找了小玲姐,Spotify五張,Apple Music八張,羅大佑兩邊都沒,林曉培則Apple Music付之闕如。
Spotify上的黃韻玲

Apple Music上的黃韻玲

除了專輯數量,曲目上Spotify與Apple Music也有些許差異,比如Calvin Harris的專輯Ready for the weekend,Spotify上的是一般版,且第13首是無法收聽的。這是我最討厭Spotify的部分,常常某首歌甚至整張專輯突然就不能聽了,沒說明理由,也不知道回不回得來,Hey~老子有付錢的,交代下不行嗎?
Ready for the Weekend on Spotify


至於Apple Music上的Ready for the Weekend則是Bounce版,多了一首歌,且第13首是完整沒問題的。但這是我用美國帳號的原因,當Apple Music進軍台灣之後會不會因為某些奇怪的法令,搞得他像Spotify一樣歌曲突然神隱,就不得而知了,但願~不會
Ready for the Weekend on Apple Music

音質
Spotify使用ogg格式,而Apple Music使用的則是副檔名為m4a的AAC 。從維基百科的解釋來看,OGG的最大優勢是開放格式,簡言之:免錢!我想Spotify在使用此格式後一定有優化與改寫,不過他畢竟是在人家的框架下使用,就像iOS與Android,手機規格再好,一樣不會有iOS+iPhone那麼順。至於Spotify使用它來最小化成本,是可以理解的,倘若使用mp3,那Spotify大概也沒什麼賺頭了。而AAC的開發商每一個都是聲響界赫赫有名的巨擘,因此先天上,兩者以音質來說,便有了不同,我手上共有三套設備,分別是:

  1. iPhone 6s Plus+Apogee one+Audio-technica AD1000
  2. Mac mini+MOTU 896+Focal CMS 40
  3. Mac Mini+Apogee Ensemble+Genelec 8040
在1底下,Apple Music的分離度比較好,比較聽得出樂器的位置,我放的是Norah Jones的Don't Know Why
在2底下,我放的是Boys 2 man的One Sweet Day,在Apple Music底下,我能輕易地聽出Vocal進來以後,Snare的Delay很明顯有兩下,而Spotify則要認真聽才聽得出來。
而第三,嗯...我不會用這組Set來聽Sotify
簡言之,個人覺得Apple Music完勝。當然你可能會在網路上看到一些盲測試,但我覺得應該要先讓使用者在明確知道是哪個串流服務下聽一次,記住那個音場的感覺,再進行盲測試,會比較有參考價值。
不過,捷運上,Spotify的速度比Apple Music要快,對我來說,iPhone 6s Plus直接桶耳機的話,差異可以忽略,但Spotify比較順暢。藍牙耳機的話,聽什麼都無所謂~

結論

我同時購買了兩個串流服務。拙荊屬於享受音樂的普羅大眾,他Spotify用得很開心;而我在Apple Music之後就回不去了。以市佔率來說,Spotify一定大勝,因為他的播放清單還是比較厲害;而倘若Apple Music瞄準的是稍微高階些的市場,我想也會有一票死忠的追隨者。雖然不少媒體把兩者比較成競爭,不過我倒覺得他們分客戶分的還蠻好的啊~XD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暫時擱置Logic Pro 8寫作計畫

IMG_2565 原由 yrandy1981 上載 掙扎許久的Logic Pro 8寫作計畫,可能決定要暫時擱置了。 其實我一直很猶豫,因為一來,我並沒有一個舒適的寫作環境與設備;二來Logic Pro 8的改版幅度,其實也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相反的我倒有不少改進建議。 希望Logic Pro 9在明年推出的時候,能朝著Logic Pro 7的方向改進。雖然簡單化是絕對不會錯的設計方向,但是簡單化與大眾化,畢竟還是不一樣的思考邏輯。 Logic Pro 7一開始用很卡,但適應了之後會很順;Logic Pro 8上手不會有任何困難,但用久了反而會開始懷念一些Logic Pro 7很順手的細微功能。我不只一次動過將Logic Pro 7再灌回來的念頭。雖然我想要的都是一些很細微的小東西,但目前看來也只能把希望寄託再Logic Pro 9了,雖然我覺得希望不大就是了... Logic Pro 8就像個漂亮討喜的洋娃娃,漂亮,但是內涵其實來自於他承襲的血統。 最近思考起寫作計畫,總是興趣缺缺,唯二能讓我精神一振的只有Sculpture與ES2,但兩個軟體音源也不成書。如果一件事做起來總是猶豫,那就別去想他了。 下半年,重心會放在音樂的量產上,加油!

Pro Tools VS Logic Pro

Pro Tools V.S. Logic Pro的PK問題,我想或多或少都曾引起音樂愛號者好奇心。 這次讀者nopoint520(下次寫mail來請記得署名...=.=)來信問到他實際發生的情形,我便將回答公布於部落格上,他的問題很好,我想這也應該是其他許多人的問題。 Randy老師您好 最近買了您的書 利用下班時間研究並練習 真的感覺您非常的用心 也受益良多 不過有個問題 應該說是決擇困擾著我 期望您能夠撥空指點一點迷津 1.您在部落格有提到 pro tools與Logic 各有所長 可截長補短 請問Randy老是您自己製作音樂時 會同時利用兩套軟體嗎?或是可否稍為具體說明兩套軟體各自比較適用於哪些製作的步驟 例如 也許誰適合mastering之類的。 2. 由於我自己尚未購買錄音介面 原本是想購買mbox2用pro tools 但在拜讀您的著作後,深深被Logic的魅力所吸引 以致於我後來便不想購買mbox2,轉而想購買其他價格相近的錄音介面,但是友人卻一在推崇pro tools,況且mbox2也可適用於Logic 請問您是否會建議我購買mbox2,等於擁有兩套軟體 並且也擁有錄音介面 或是直接購買錄音介面 (因為我是想說 同價格但不付軟體 品質應該會比mbox2略高吧? 3.友人推崇pro tools的理由還有一項 是因為我本身從事動畫師的工作 未來有想自己製作動畫片 並且錄製佩樂對白等 友人認為,倘若我使用pro tools 會與大部分的錄音室 工作室的檔案一致,若需要再請錄音室做後制處理 會比較容易做檔案上的交流。 請問關於這點 老師認為如何呢? 在回答他的問題之前,請大家先花點時間看看我寫過的一篇: Pro Tools V.S. Logic Pro 的文章,先對這兩個軟體的發展與背景,有個基本的概念。 如果你已經看完,接下來便是我對以上三個問題的回應: 1. 我將問題一拆成兩個部分回答: (1)可否 稍為具體說明兩套軟體各自比較適用於哪些製作的步驟: 我想,縱使知道哪個軟體比較適合哪些製作步驟,也應該不會在工作的時候,把一首歌在兩個軟體間import來import去。我覺得比較省時且正確的方法,是將一套軟體研究透徹。畢竟編曲軟體大同小異,一套徹底通了,換了其他軟體,摸索一下也能作業。我想熟悉了一套以後,你現在的問題便不會是問題了。 重點不再比較優劣,而是...

關於「吃」Tone

吉他與我 在學習吉他的過程中,「吃Tone」這個名詞,總不時在器材的評價中出現。然而,癡漢我懂,吃Tone是什麼? 不管你同不同意,請聽聽看我這樣的理解,能不能釐清你對吃Tone的疑慮。 什麼是吃Tone? 電吉他插入音箱,是一種Analog to Analog,類比轉類比,轉換勢必造成訊號減損。訊號減損便是「吃Tone」,接著,隨著我們轉大音量,音箱不斷放大被吃過的吉他訊號,於是「吃Tone」現象,便愈發的明顯。 然而有接觸必有損耗,是必然的定律。「吃Tone」既無可避免,於是各大音箱廠牌,便期望以其獨特設計,彌補被吃掉,或者說耗損的部份。 以譬喻來說,吉他插入音箱,你可以想成是將Wave檔轉成MP3,而音箱將訊號放大,則是MP3還原成Wave檔的過程。但問題是,當我復原始訊號時,怎麼知道Wave在轉換成MP3的過程中,損耗了哪些部分?事實上,沒有人知道!因為縱使數據完全一樣,人耳聽起來的感受依舊不同。 所以便出現了兩條理路。某些廠商便致力於「還原」訊號,他們認為音箱的目的,是單純的放大訊號,不應該有所扭曲。於是這些廠商,便成為玩家口中最不「吃Tone」的廠牌,如我非常喜愛的Victoria Amp或Bogner;但某些廠商卻不這麼想,他們認為原始訊號不論如何,是不可能被還原的,所以便致力於「染色」,損耗既是必然,那我就用我的方式,把它還原出來。這類音箱大概就是玩家口中有「個性」的廠牌,或者辨識度相當高的廠牌,如Mesa Boogie或Marshall。 吃Tone有好壞之別嗎? 這件事本身就沒有好壞之別。如果訊號減損就是「吃Tone」那全天下大概沒有一顆合格的音箱;如果「吃Tone」被用來解釋你不喜歡,或不喜歡某顆音箱或效果器,那你喜歡或不喜歡的,可能只是它「染色」的方式。 真實絕對是好的。但在音色的世界裡,但我想讓更讓人如痴如醉的,是獨特的「染色」。比如Fender的Clean Tone;Mesa boogie的Drive Tone,不論歲月怎麼沖洗,只要耳朵一聽到,依舊瞬間便能觸發美好的記憶。 同樣標榜Vintage的音箱,一個可能是用舊電路技術,真的去做仿古音箱;而另一個則可能透過模擬技術,去做出仿古的聲響。這中間可有好換之別?選擇仿古音箱質感當然比較好,但花了三萬、五萬可能只有一種Tone;選擇模擬技術可能仿古沒那麼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