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以音樂為興趣的時候,快樂比較多;當我以音樂為職業的時候,妥協比較多。
當我以音樂為興趣的時候,常常掛在嘴邊的是夢想;當我以音樂為職業的時候,常常掛在嘴邊的是賺錢。
能以音樂賺到鈔票比較了不起,還是能一輩子保持對音樂的熱情比較動人?
最近,我常常這麼問自己...
這可能是因為最近半年,我沒有創作,都在做工的緣故。
一開始,我十分驚恐,也很不習慣沒有歌曲可做的日子。
太久沒有摸到Logic Pro,讓我對創作產生極大的渴望,但是半年過去以後,我反而開始思考一些層面更深的問題與現象。
當我在討論區看到某某大師舉出:「當我製作某某某的唱片時,用的就是這套軟體音色」時,我會去實際聽聽歌曲,半年前,我注意的是軟體音色在哪裡出現;半年後,我聽的是編曲本身精不精采。
音色...好表面的東西。
最近半年我不斷重複做著,將別人做好的音色,放進遊戲裡的工作;這樣一天下來,我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多餘的力氣去編曲;於是,我開始佩服起那些利用下班時間從事音樂創作的業餘工作者,因為我能夠體會,持續對音樂抱持熱情,是多麼難能可貴。
沒音樂做的日子裡,當我空下來的時候,腦中不斷想起20歲開始接觸吉他;與30歲在鄉下小鎮自我放逐的兩段人生,那是我最接近「創作」的兩段光陰。
那時,我創作出一段段新的故事,說給聽眾聽;而現在,我則說服聽眾,接受我的故事...
做工的日子讓我沈澱了下來,而現在我也了解,偶爾過些不用大腦的日子,是件幸福的事。
就我自身的經驗,當興趣變成了工作是真的沒那麼有趣,就算是一般人覺得很無聊的做音效,若當成興趣做是會相當有趣甚至搞不好可以去國高中開個Foley實作,吸引小朋友享受音效的樂趣;但是若當成工作,又不受尊重的情況下,妥協是必然的,像個工人拼拼貼貼也是必然的,緊迫的時間讓你沒有那個美國時間來作個Foley還是上陽明山收個瀑布,這些對於這些小預算下是奢侈的東西;我甚至懷疑過就算是作個一線流行音樂編曲,在某個程度上其實也是一種做工,這個情形與公司裏面的美術人員有點相像,到底美術設計或是美"工",公司把你當人才或只是人工,未來怎麼走其實我也是在想~
回覆刪除台灣是代工大本營,當工人我想是在所難免的吧,或許把賺到的錢拿來買設備做音樂,會是一個出口吧?哈哈
回覆刪除